非遗视角
非遗视角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走进非遗 > 非遗视角 > 正文

大禹治水传说:入选“非遗”实至名归

发布者: 网站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 2015-11-12
来源:长江网 点击: 21 次

   忽必烈为“禹功矶”正名

  走在晴川阁,一步一景,都与大禹治水有关,甚至可以说,整个晴川阁就建在禹功矶上。在黄国华的指点下,记者在晴川阁地基旁,看到长江岸边的一堆乱石,上面书有“禹功”二字。“另一个字‘矶’字已经风化了,这以前是一块大石矶,经过江水多年的浸蚀,越来越小了。”黄国华说。

  站在望江楼台上,她讲述了“禹功矶”的故事。

  公元1259年,忽必烈率领蒙军攻克南宋统治的鄂州(今武昌),有一日登上蛇山山头黄鹄矶,眺望长江,看见江对岸龟山山头有一个石矶突兀江中,雄奇挺拔,犹如中流砥柱,向左右发问:“对岸山头石矶叫什么?”

  一随行官员答曰:“叫吕公矶。吕洞宾曾在矶上吹笛,因而得名。”忽必烈接着问:“唐朝之前又何名?”答道:“吴王矶。因吴王孙权在矶上筑垒抗敌。”忽必烈又问:“汉朝之前呢?”官员答不上来。

  恰好此时有位老渔翁划船经过,忽必烈便向老渔翁请教。老渔翁答道:“据古语说,那里是大禹治水成功之所,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,石矶被称为‘禹功矶’。后人把‘禹功’讹称为‘吕公’。”

  忽必烈听了十分高兴,夸奖渔翁道:“老翁所言极是。不忘大禹拯救百姓于洪涝灾害之中的功德,民心存念禹功,可敬可佩啊!”

  不久,因蒙哥汗去世,忽必烈率军北上,次年被拥立为蒙古帝国大汗,即世祖位。因世祖敬佩大禹精神,当地官员在禹功矶上修建禹王庙,同时,在禹功矶上铭刻“禹功矶”三个大字,为禹功矶正名。

  元代文人林元在《大别山禹庙碑记》记载了这桩趣事:

  “世祖皇帝六飞南巡,渡江次鄂,驻跸黄鹄山,时帝问诸父老曰:‘山头石矶何名?’对曰:‘闻唐时有道人吕姓吹笛其上,故名。’又问曰:‘唐以前何名?’皆不能对。三问之,有一对者:‘闻诸古语云,是禹功矶,后人因讹传’。”忽必烈“大称圣意,嘉奖久之”,逐命复名禹功矶,且命于矶上复建禹庙。

  明朝汉阳教谕赵弼修志诵诗赞颂忽必烈:

  元祖当年驻云龙,

  景怀前贤仰高风。

  纶音勒石传千古,

  霄境无穷赞禹功。”

  禹王庙(现为禹稷行宫)建筑不甘平庸,设计为楼阁制式,耸立于禹功矶上,与黄鹄矶上的黄鹤楼隔江对峙,后来逐渐形成晴川阁建筑群。

   大禹治水收赑屃 无字碑一驼数千年

  大禹在两江治水时,龙子赑屃总是在长江里掀起滔天浊浪,百姓苦不堪言。大禹用计抓住赑屃,赑屃不服,要和大禹单挑。在和大禹打斗中,大禹翻身而起,落在龙背上。赑屃欲潜入水底淹没大禹,无奈水浅;欲甩脱大禹,无奈大禹像座峰宇,稳坐其上,几个回合,赑屃只有喘气的分儿了。

  赑屃见大禹并无杀己之心,心存感激,也深深被大禹身上的力量和魅力所折服,心服口服地表示愿意接受大禹差遣。

  大禹收服赑屃,喜得良将。利用其力大无比的特长,命其为治水先锋。赑屃四处探查水情,为治水大军移山开道,劈山浚水,立下汗马功劳。

  治水成功后,大禹考虑赑屃既为龙族,或恐本性难移,于是备了一块硕大厚重的无字石碑,让赑屃背上。

  赑屃问:“功德碑上为何无字?”

  大禹答道:“你功劳盖世,岂碑文能容?碑无文则示功无边矣!赑屃负碑,名扬天下,谁人能及?”

  赑屃听后高高兴兴地把碑背在背上,大禹施法,那碑石顿时增重,胜于三山五岳,压得赑屃翻不动身,迈不开步。

  如今的晴川阁上,汉白玉雕成的“赑屃”,背着它的无字碑老老实实地爬在地上,让游客任意摸着它的头。黄国华介绍,这是明代的汉白玉,已有400多年历史。记者看到,“赑屃”已风化不少,脸部只能看外轮廓,但是爪子上的纹路依旧清晰。“这是龙的爪子,五指是分开的。”黄国华说,“有的游客误认为是乌龟,其实一看爪子,就能分辨出来了,乌龟的脚像鸭掌,有蹼。”

   名家诗词忆大禹 77字禹碑至今无解

  谁种殿前柏?

  僧言大禹栽。

  不知几千载,

  柯干长苍苔。

 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奉诏自黄州回朝,路过汉阳,曾见过那些参天古柏,于是就有了那首流传近千年的《禹柏》诗。

  这里黄国华又跟记者讲述了另一个关于大禹的传说。

  相传大禹治水曾驻足大别山(今龟山),见不少百姓在山上种柏树,于是自己也种了一棵。这棵树长得非常茂盛,根都伸到东西湖柏泉的一口井下。据《续辑汉阳县志》记载:“相传禹植柏大别山(今龟山)头,根达柏泉井中。”

  黄国华说,传说里,柏泉井下的树根,在太阳的照射下,好似两条鲤鱼在水中戏水。

  在晴川阁,随处可见与大禹有关的名家诗词,你若是一位专门研究大禹的学者,在这里,花上一天的时间都看不完。

  禹碑亭是不能错过的地方,该亭雕梁彩绘、灰柱青瓦、麻叶斗拱,亭中立着两块背面紧连的禹碑。

  其中一碑为清初文化名人毛会建(毛子霞)所摹。禹碑上的文字古朴隽秀,笔法似小篆圆润,却并非小篆文字,生涩难识。

  记者看到高近3米,宽约1米的禹碑,全碑77字,字形如蝌蚪,既不同于甲骨钟鼎,也不同于籀文蝌蚪,末行空处有寸楷书“古帝禹刻”4字。据介绍,历代中国文人都试图破译碑上的文字,但至今都没人能认全。

  张引娣和黄国华这两位非遗传承人,最大的心愿,就是能破译这部禹碑“天书”。

  • 版权所有:绍兴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

    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